close

John學校旁邊的小巷裡等他放學,邊讀村上春樹的 「終於悲哀的外國語」。這本書是寫他在普林斯頓訪問一年多的雜記,(剛看完 Bill Bryson 寫的美國,再看村上這個日本人寫的美國生活,真的很有意思啊!)  裡面講到他在美國甚麼也不想買,美國人──特別在東部的大學校園裡,穿著十分隨意,多數人都是邋遢的牛仔褲和T恤,弄得他也變得很不講究穿著了。

我跟老爹也是不講究穿衣的人。高中之前都穿制服,上大學到了新竹的清華,當時很多男生都是汗衫短褲,女生是牛仔褲體育褲。那時校園裡女生少,只要穿上裙子,就有人問「生日?」「約會?」「回家?」(當時我們全體住校,回家才會穿美一點。) 在這樣的環境裡,自然就越來越不講究穿著。畢業後到美國,就是到像村上先生描述的一個東部的校園裡。我還記得班上有個男生,他的T恤、毛衣都是破的,不是像現在年輕人時髦故意弄破的,是真的穿爛的,讓剛到美國的我感受到很大的文化震撼。

我到美國幾乎沒買過什麼衣服,到現在我還有很多大學時代的衣服沒淘汰。直到兩年前衣服還是媽媽買的,不過也因為我老媽品味不錯,所以我的衣著還不算太差。老爹根本覺得買衣服是酷刑,每次要他去買衣服,總要一再商量,才勉強買上一件,然後他還要把新衣掛上一年,等變舊衣之後才會穿上。

邊讀書邊想著這些有的沒有的。孩子們也慢慢走到我等待的巷子口,看著他們,忽然發現大家都穿著便服。等John 到了,我問今天是不是便服日?他說是。「怎麼沒說呢?」他說,「我不在乎。」真的,他們學校三不五時是可以穿便服的,John 卻總是穿著制服上學,沒有一次記得哪天是可以穿便服的。我嘆氣說,"You are really your father’s son.” 他問,"Why?”「因為你老爸跟你一樣不在意穿著啊!」

John 非常高興,一回家就對他的姊姊大聲報告"I am my father’s son!” 
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sichiach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